主流媒體服膺官方思惟,有關如華光社區一般的案例,一切「依法辦理」,呈現的都是個別家戶的訴訟和佔用情事。然而,城市議題如此複雜,我們如何從社區和永續城市發展的層次,來理解這般案例?
讓我們來聽聽,兩位長期關心都市議題的專家學者,怎麼看華光社區?
1/ 先安置再拆遷,這是最起碼的底線
劉可強
2012年台北文化獎得主
台大建築與城鄉發展基金會執行長/台大城鄉所退休教授
劉可強教授早期在美國從事專業實踐,
致力推動美國移民社區的歷史保存與弱勢安置,回台灣後長期亦關心都市中的居住正義,從社會關懷面向,擴充文化資產保護的積極意義。
劉可強認為,城市做為生活的載體,容納不同的人,建設多半偏向服務大眾,弱勢族群則較難受到照顧、需要協助。「寶藏巖」聚落即是一例。問及他對於近年紹興南街和華光社區的看法,劉可強表示:
「國家長期沒有照顧這些人,是不合理、不應該。
在現在的情況下,國家為了要把這些土地收回去,然後要去開發、要去獲利,因此逼迫這些居民離開,這也是不合理。
除此之外,依照我們國家的法律,這些居民不但要被迫搬遷,而且沒有好的安置計畫被迫搬遷,又同時國家還可以去罰他,說他非法的獲利,在土地上做生意獲利賺了錢要充公,還要扣押他的薪資,這種作為是不應該。
再怎麼,樣國家要好好安置他們,
就算不是就地安置,也要有好的安置,這是原本我們的政治人物都已經承諾過了,
先安置再拆遷,這是最起碼的底線。若連這個都做不到,我們國家要負一點責任,這說不過去,這是我的意見。」
2/
回到生態城市的核心來思考人和環境紋理
劉柏宏
OURs資深理事/中華民國景觀學會副理事長
劉柏宏老師在中原地景任教,同時從事景觀設計專業實踐,多年來協同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(OURs)夥伴,他積極倡議由生態城市的核心來思考人和環境紋理 。劉柏宏認為,台北市作為一個主張積極推動生態永續的城市,從興辦花博開始,就應該注意到花博後面的核心價值,還是一個「生態城市」的概念,他細數這五年來所參與的城市環境戰役:
『從當初花博場址的砍樹議題...包括中永和的四號公園,當時本來也要砍樹,我們就和居民討論,不砍樹的狀況下,能怎麼去做一個改善?我們不是站在外面批評,是和居民站在一起,讓政府可以去更積極地改變他的態度....」
以同樣的價值觀,他看到華光社區中為人忽略的生態歷史價值:
「最近我們關心到這個計劃,這個華光社區,範圍蠻大,我們其實看到,裡面很多很棒的文史,後面有很多人的生活經驗,也看到因為人住了很久, 有很多老樹, 後面很多深度的歷史發展,也是以前台北城外面很重要的聚落,當地很多人和環境生活的關係,產生許多都市紋理是非常棒的,整個老樹的量非常多....」
尤其重要的是,
華光社區緊鄰中正紀念堂,還有比觀光旅遊更重要的生態意義:
「中正紀念堂已經是個很重要的都市肺部,甚至再連接到七號公園,甚至再往北,也連到十四十五號公園,比較具體來看,(華光社區)金華街這些老樹植群和廊道確實是有它的貢獻存在。其實人在這環境中生活,還是要有其它許多物種,像是動植物或鳥類(的存在)...在台北市這樣一個大的生態城市概念來看,不僅是跳島型的公園(像是植物園),假如跳島之間有好的生態廊道,其實意義會更深刻。」
既有老樹生態比新的景觀道路更珍貴
「郝市長上任後也提出幾個綠的政策,譬如說做幾條景觀道路,這景觀道路意義就是要種很多大樹,為什麼?除了要改善環境,其實就是要提供城市中生態廊道的概念。那像華光這種原來已經有綠色廊道,生態的大樹群,更應該要保留下來...要照顧到人,社區,老樹,這應該是一個進步城市要做到的事情...」
「當我們要去擾動這樣一個大的計劃,原來留在那邊的特殊生活,人的紋理,應該要比較細緻去調查他們的所在,實在應該去關心這些老樹,雖然說(單株)沒有達到保護樹的規格,相信比許多新的景觀道路值得保留下來![...]新的景觀道路路樹都是新種大樹,從五六公分到五十公分(樹徑),都要經過幾十年或百年才能變成大樹,現在已經有五六十年的大樹,何嘗不留下來?現在老樹不留要移植,其實那不可復原性是存在的。這裡有很多先驅植物和鳥類,都是重要的資源,我相信這些資源保存下來,價值要來得重要上千倍。」
台北經驗,介入中央發展,推動生態城市
長期在北台灣從事專業實踐,劉柏宏對台北市仍俱有殷切期待,他從過去談到未來,希望北市府能把握進步城市應有的態度,積極介入中央推動的不當發展。
「我們一直以來都是批判市政府執行過程的粗暴,現在是新的政府...我們也看到了,以保留整個綠地的概念來看,就拿寶藏巖來說,它的處理就比十四十五號公園細緻許多,我們是有看到台北市的進步。」
「從現在來看,我們更應該讓台北市政府站出來,更積極去和中央討論,去用更細緻的方法來看社區中的老樹和人。像是華光社區,人生活在這邊,就是反映出很多生活的寶貴...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街廓。[...]很多文史計劃,保存下來...都變成很重要的觀光和市民去遊憩的地方,難道華光社區這邊沒有這樣的條件嗎?這樣的保留,紋理,我們看到很多有趣的人和故事,應該要在未來的計劃中顯現出來。」
「法務部的作法在這邊(華光社區),媒體中看起來,好像有當初十四十五號公園粗暴的雛形,從我們OURs角度來看,深刻地建議政府應該有一些策略來介入中央的發展。我們華光社區,是在(台北市)轄區內有這樣的資源,對中央要執行這種都市更新,有哪些更好的做法,我們應該要從台北經驗告訴他們。市政府不是沒有工具,其實有一些工具可以做...」
「台北市的綠化率,都市計劃中綠化的程度和許多先進國家來比是不足的。當然新的綠地廊道要做,老的更要保留,我們希望,這才是中央到地方推動生態城市最具體的做法。
在OURs的角度來看,這是我們台北市的期望...不管是文化局還是城鄉局(都發局),都應該來做一個更積極地介入!」
(以上為發言摘要,影片製作感謝Ben &Faye)
相關聯結:
搶救華光老樹群